8月外储规模上涨 黄金储备连续10个月增持 业内判断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

8月外储规模上涨 黄金储备连续10个月增持 业内判断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

Azu 2025-09-08 黄金 15 次浏览 0个评论

美元霸权松动的破局时刻:透视中国外储逆势增长密码

2023年8月,当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第17个月,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之际,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却逆势攀升至3.16万亿美元,环比增加0.35%。这看似寻常的0.98%增幅背后,实则暗含着中国应对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深层次战略布局。

在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的第三季度,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正经历资本外流与汇率贬值的双重压力。中国外储的逆势上扬,首先得益于"贸易+资本"双轮驱动的独特优势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8月贸易顺差达683.6亿美元,较上月扩大13.2%,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贡献率提升至28%。

与此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当月净流入412亿元,创年内单月新高,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升温。

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于央行资产配置的主动调整。外管局最新披露的储备结构显示,非美元货币资产占比已提升至35%,较2020年上升7个百分点。这种多元化配置在美元剧烈波动时期展现出强大抗风险能力——当8月美元指数单月下挫2.1%时,欧元、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反弹有效对冲了估值波动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正在构建新型外储管理体系。通过设立丝路基金、中非发展基金等专项投资平台,将部分外储转化为战略资源投资。这种"流动储备+战略投资"的双层架构,既保证国际支付能力,又提升储备资产的长期收益。数据显示,这类战略投资年化收益率已达4.8%,远超传统美债投资的2.3%。

黄金十年增持背后的货币战争:央行战略储备的世纪转折

当全球央行在2023年前8个月净购入黄金达862吨,创55年来新高时,中国央行已悄然完成连续10个月的黄金增持,总储备量突破2113吨。这看似温和的每月约15吨增持节奏,实则是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深刻变革的战略落子。

从历史维度看,当前全球正经历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最剧烈的货币体系重构。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000年的72%降至58%,而黄金占比则从0.8%回升至15%。中国选择此时持续增持黄金,既是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现实需要,更是为人民币国际化筑牢价值锚定物。

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显战略智慧。央行采用"价格平滑机制",通过分散购入时点和国际市场操作,将黄金增持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控制在0.5%以内。这种"润物细无声"的增持策略,既避免引发市场剧烈波动,又稳步提升黄金在储备资产中的比重。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总外储比例已升至3.5%,虽仍低于美国的65%,但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黄金储备第一大国。

展望未来,三大趋势将支撑中国持续增持黄金:其一,数字货币时代黄金的"终极信用"属凸显,区块链黄金交易量年增速达87%;其二,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推升避险需求,俄乌冲突后全球央行购金量激增237%;其三,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深水区,黄金储备为货币信用提供坚实支撑。

可以预见,当中国黄金储备突破3000吨临界点时,全球货币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平衡点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8月外储规模上涨 黄金储备连续10个月增持 业内判断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