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需求消退+俄罗斯原油重返市场,原油偏向利空

夏季需求消退+俄罗斯原油重返市场,原油偏向利空

Azu 2025-09-05 纳指直播室 23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【需求端警报:夏季消费退潮引发库存危机】

当北半球进入八月末,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曲线悄然发生着微妙变化。WTI原油近月合约较次月合约的溢价幅度收窄至0.3美元/桶,这个看似寻常的数字背后,正酝酿着2023年能源市场最关键的转折信号。

传统驾驶季的提前落幕正在改写供需方程式。美国汽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7月全美汽油日均消费量环比下降5.2%,创下2014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。这种非常规的季节变化,源于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临界点——截至2023Q2,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18.7%,较去年同期提升6.3个百分点。

当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开始取代传统加油站成为公路风景,原油需求的周期规律正在被科技革命重塑。

炼油厂的开工率曲线更直观印证着需求萎缩。墨西哥湾沿岸炼油集群的装置负荷率从6月峰值92%骤降至83%,降幅超出五年均值3个标准差。这种断崖式下滑不仅反映在成品油库存的持续累积(EIA数据显示馏分油库存已连续7周增长),更预示着产业链中游的主动去库存周期可能提前启动。

地缘政治的天平也在发生倾斜。沙特能源部8月10日宣布将自愿减产100万桶/日的措施延长至9月底,但市场对此的响应却异常冷淡——布伦特原油当日仅微涨0.8%,远低于前次延长减产时的3.2%涨幅。这种政策效力递减现象,暴露出单边减产策略在需求疲软环境下的局限。

当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回补速度低于预期(实际采购量仅完成计划的62%),多头最后的政策底牌正在失效。

【供应端破局:俄罗斯产能释放重构全球格局】

在需求端阴云密布之际,供应端的风暴眼正在黑海沿岸形成。俄罗斯能源部最新出口数据显示,7月原油海运发货量环比激增22%,达到日均358万桶的年内新高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油轮中有43%驶向未披露具体买家的"未知目的地",这种模糊化交易策略正在瓦解西方制裁的围堵防线。

产能恢复的速度远超市场预期。乌拉尔地区油田的检修季提前结束,使得俄罗斯原油日均产量快速回升至1070万桶,距离制裁前水平仅差5%。技术突破在其中扮演关键角——俄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SWIFT替代系统完成87%的跨境结算,采用北斗+GLONASS双模定位的油轮追踪系统则成功规避了95%的航运监控。

这种供应冲击正在重塑全球贸易版图。印度炼油商首次实现俄罗斯原油加工占比突破42%,而传统中东供应商的份额被压缩至35%。更具颠覆的是,中俄能源结算本币化比例已达68%,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激增3倍,这种货币层面的破局正在动摇WTI和布伦特的定价霸权。

面对双重利空夹击,期货市场的技术图形已发出明确信号。WTI原油周线级别MACD指标出现自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大负向敞口,而期权市场显示,行权价70美元/桶的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量在过去三周暴增240%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最新模型预测,若俄罗斯维持当前出口增速,Q4全球原油库存可能以日均80万桶的速度累积,这或将推动油价测试65美元的关键支撑位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夏季需求消退+俄罗斯原油重返市场,原油偏向利空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